鹿港八景

 「新宮讀碑」是新八景,其餘七景是「曲巷冬晴」、「隘門後車」、「宜樓掬月」、「甕牆斜陽」、「興化懷古」、「北頭晚霞」與「鐘樓擷俗」。

在此之前,有舊的八景,分別為「楊橋步月」、「古渡尋碑」、「龍山聽唄」、「海澨春嬉」、「寶殿篆煙」、「古巷冬晴」、「蠔圃回溯」與「西院書聲」。

「八景」與「三大古蹟」、「十二勝」都是鹿港的旅遊勝地。

維 基 百 科 

 

《鹿港三百年 林彰三 尤增輝

鹿港一地擁有三家媽祖廟,恐怕是本省絕無僅有之例 ;除前述的興安宮與天后宮外,在文開國小附近,又有一座最富歷史價值的媽祖廟。為了與前述興化天后宮有所區別,把這兩座後建的媽祖廟分稱「舊祖宮」與「新祖宮」 ,簡稱「舊宮」與「新宮」。

新宮右側石碑林立,向為研究臺灣史蹟人士必到之地 。新祖宮的規模、架構和香火雖遠遜舊祖宮,但新祖宮却可做為研究臺灣史或鹿港史的資料,其重要性不容忽視。

話說乾隆51年(西元1786年),大里杙林爽文舉義反清,氣勢頗盛,清廷提督黃仕簡與任承恩兩人討戰無功, 爽文軍勢更壯。次年春,清廷詔閩浙總督常青為將軍代替 黃仕簡,江南提督藍元枚為參贊代替任承恩,再戰爽文。沒想到藍元枚參贊剛抵鹿港便因病而亡,剩下常青將軍守郡城,久久退敵無計。常將軍只好上書乞請派重臣專司討戰之事,同年8月,清廷有旨,以「嘉勇侯」福康安爲大將軍,「超勇侯」海蘭察為參贊,同領隊大臣普爾普、舒亮,四川將軍鄂輝,統領巴圖魯侍衛120餘人,以及楚、蜀、黔兵九千人,移師福建,準備赴臺與爽文大戰。

清廷對付爽文,兩易其將,足見已抱破釜沉舟的決心 ,而此重任正好落在大將軍福康安身上。

福康安號敬齋,滿州鑲黃旗人,為相國忠勇公的第四子,自幼從戎,屢有奇績,平金川之後,論功行賞封為 「嘉勇侯」,以協辦大學士的身分,總督陝甘兩省。

福康安率領大軍到了福建,禮賢下士,所到之處,察民情,咨地理,準備隨時渡海一戰。當他安抵泉州,馬上請進士鄭光策、舉人曾大源,會見於公邸;鄭、曾兩人參 見福康安時,長揖不拜;福康安更加尊重他倆,並詢問有關臺灣變亂的原因,鄭光策告訴他,上司喜歡奉承,土官差事奢侈,人民生計常被剝削,這就是促成爽文氣燄的最大原因。

當天,福康安大將軍馬上將行臺供具撤下,廣納人言 ,以為作戰參考。因此,前來獻地圖或言機事者甚多,福大將軍都一一採納,然後定計集戰艦,準備過海。

 

 

乾隆52年10月末,諸路軍全部集合,勁旅十餘萬,由福建崇武放洋,令針盤指鹿仔港而發。安抵鹿仔港之後, 福康安命舉人曾大源、厦門監生陳文會、職員楊振文等人 ,登岸招撫難民,露佈告條數百紙,告訴百姓凡歸莊不助爽文的,給「盛世良民旗」一桿,凡莊上有此旗者,清兵即不加以侵擾。此令一出,一般民眾聞風爭領旗桿不絕, 不想投附者,便四處分散而去。

當時,爽文以部下守大里杙,而自己另外領軍攻嘉義 ,萬萬想不到清兵數萬、戰艦數千,如期並集,心中暗叫不妙。而清兵由崇武出海,途遇颶風,在海上吃盡苦頭, 但仍在一日之間抵達鹿港,莫非有神明相助!因此軍威大振,所向披靡,一路進攻爽文,終於乾隆53年正月4日擒獲林爽文與其弟林躍,押送京師。同年2月5日,南北兩路均被清兵戰平,平復全臺。

事後,福康安回憶這次戰役,認為能夠如此順利,應歸功於天上聖母在冥冥之中相助的緣故。因此福康安班師回奏,乾隆獲知聖母神功,特御賜帑金一萬一千多圓(該 廟建築經費共15,800圓,不足之數4,800圓,完全由總董事的日茂行主林振嵩私自捐出),在鹿港擇地,建造廟宇 ;並勅賜匾額御筆親書「佑濟昭靈」一方,旌褒神佑,永 護海邦,且欽定每月朔望,文武百官依例行禮,崇德報功。計算時日,新祖宮從乾隆52年12月砌基竪樑,到乾隆53年6月奉湄州天后宮分靈聖母六媽入廟崇祀,與鹿港龍山寺建廟相比,僅晚一年餘而已。

新宮內有乾隆57年「天后宮田產記」、嘉慶12年「重修廟宇碑記」、道光14年「重修天后宮記」等三大碑;另外,還有一塊福康安所立「勅建天后宮碑記」,此碑在日人據臺時被毀,幸好全文載於道光年間周璽所纂「彰化縣誌」卷十二下,於是再依樣重立,而成今之四碑。

地方並盛傳「新宮斷頭媽祖」之事,大意指某年有一財迷心竅之魯男子,妄想發一筆橫財,將所購愛國獎券請示媽祖是否必中頭獎,卜筮之後承蒙聖母應允,開獎之日 却落空無着,盛怒之下,於三更入廟,乘廟祝不備,下手將媽祖神像的頭鋸下,以洩胸中抑悶,事後經人發覺,乃重修聖母金身。此一傳說遍聞鹿港家戶,而福康安與林爽 文之戰這段史實,並非人人皆知,誠為憾事。《鹿港三百年 林彰三 尤增輝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