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沿革

鹿港新祖宮,正式名稱為敕建天后宮。

位於台灣彰化鹿港,主祀媽祖的廟宇,興建於清乾隆五十三年(1788年),現為彰化縣縣定古蹟。    維 基 百 科 

今日所見之鹿港新祖宮為民國63年(西元1974年)重新修建。    台 灣 宗 教 文 化 地 圖   

新祖宮現今位於彰化縣鹿港鎮洛津裡埔頭街96號,興建於乾隆52年(西元1787年),與當時爆發的林爽文起事有所相關。

乾隆52年(西元1787年)林爽文在臺起事,攻陷彰化,殺臺灣知府孫景燧、理番同知長庚、攝縣事劉亨基等人,清朝政府命令福康安為將軍率軍渡海平定亂事,最終於乾隆53年(西元1788年)2月平定林爽文起事,福康安感念保佑軍隊渡海的媽祖,於是上奏清朝廷,建請在鹿港地區興建媽祖廟,此舉同時也強調「媽祖助福康安渡過黑水溝來臺平亂」的平亂正當性,此廟即為現今的新祖宮。

之後由鹿港日茂行的第一代主人林振嵩的捐輸下,在乾隆52年(西元1787年)12月開始建廟,並於乾隆53年(西元1788年)奉迎媽祖神像入祀,是鹿港唯一一座由皇帝敕建之媽祖廟,為與較早建廟的天后宮做出區別,民眾稱之為「新宮」、「新祖宮」。

後在嘉慶12年(西元1807年)、道光13年(西元1833年),新祖宮兩次在日茂行的負責人協助下進行重修。

由於鹿港新祖宮為全臺唯一由皇帝敕建之媽祖廟,在清代即具有崇高的地位,廟旁更曾設置文武朝房作為往來文武官員暫時休息之所,傳言官員無論是到鹿港任職或者自鹿港登岸,都要先到新祖宮參拜,來臺任職的官員更會在這裡稍做停留再轉往他處。清代的歷次修建亦多由官員主導,並有鹿港郊商的參與。

官廟性質強烈的新祖宮,在日治時期曾由日本政府用作官廳或倉庫,其後於明治42年(西元1909年)由辜顯榮領收,並且將土地與廟宇歸還新祖宮,由民間接手管理,官廟性質從此轉為民間信仰。

戰後,廟宇破損嚴重,且兩廡被佔,直到民國44年(西元1955年)才進行廟宇的修建,之後於民國63年(西元1974年)再次修建,今日所見之格局為上述兩次大修之樣貌。

民國68年(西元1979年)、民國69年(西元1980年)、民國84年(西元1995年)、民國93年(西元2004年)、民國100年(西元2011)、民國101年(西元2012年)分別進行過廟宇的增建與整修。

至於廟外則設有「文官下轎、武官下馬」碑,藉以提醒往來官民下馬步行入廟,以示崇敬,由於該下馬碑已於日治時期遭到破壞腰斬,現今「文武官員至此下馬」碑為民國94年(西元2005年)重建。    國 家 文 化 資 產 網